教育杂谈
Home 教育杂谈
只要管住这3条,孩子不成功都由不得你!
只要管住这3条,孩子不成功都由不得你!
教育一直都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,很多家长认为教育都是从上学开始的,小的时候就该有个无拘无束的童年。
其实不然,有句老话说的好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,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。
教育,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成长的必备经历。每个...
中国改名最失败的10大城市,第8个最令人惋惜!
中国改名最失败的十大城市。
第一名,长安。
长安是四大古都之一,它见证了中原王朝的鼎盛。正所谓“西有罗马,东有长安”。长安如今改名西安,西安这个名字古韵犹存,并不缺乏美感,但却霸气不足,更没有了长安的画面感,但总体还算不错。
第二名朝歌。
朝歌是大名鼎鼎的商朝古都。提起朝歌...
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”,你若是知道下一句,就不会用...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很多人都听说过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”这句话,这话出自我国大圣人孔子。将女子同小人放在一处类比,很多人用这句“文绉绉”的话来影射女子心性不好、很难相处,可以说是听着让人感觉极其不舒服了。如果是没听过全句的人,很可能觉得就算是孔大圣人也难以摆脱封建的思想糟粕,对女性表现出歧...
论语》中六句话 让你认清谁是小人
有人说,跟着《易经》学八卦,跟着《鬼谷子》学兵法,跟着《论语》学做人。《论语》中“小人”和“君子”分别出现了24次、107次之多。《论语》中最为经典的六句箴言,教你如何慧眼识别身边的君子和小人。
一、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
老话说,小人无错,君子常过。君子要求自己,小人要求别人,遇到问题,君子从自己...
中国古代状元的统计数据
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是古代多少儒生寒窗苦读、梦寐以求的事,而在皇榜中最为耀眼的就是第一名——状元。据统计,中古自从开始科举,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科举废除,一共出过生了592名状元(一说504人),如果再加上其他非正朔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,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。那么,在...
阅读如同打地基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,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,谁不善阅读,他就不善于思考。而一个不阅读的孩子,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。
那么,为什么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如此重要,阅读与孩子的智力发展之间又存在着怎样必然的联系呢?
1阅读为何对智力有很大影响?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表示:3...
不得不承认,确定是个长记性的好办法
还有同类的:家那邊,該美女,嘆心若鐵,喜錢情,統共銀百金 鎵鈉鋇鈣鎂鋁碳鋅鉻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
法国中等教育与高中择校之一:概述
法国高中与小学和初中不同,可以自由择校。因此选择合适的高中就成为初中第四年(Troisième)学生家长首要关心的问题。
法国的中等教育分为2种学校:
小学之后4年的初中(collège);
初中之后3年的高中(lycée)。
中等教育完成时,需要进行业士文凭考试。
b...
几个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
(转载按:教了这么多年的中文,教过了数以百计的孩子,孩子什么样,就可以知道家长什么样。一直想写写这方面的事情。今天看到这篇文章,写出了我想说的,分享给大家。)
父母有责任教育孩子
1
昨天晚饭过后,去小区边上公园散了会儿步,看到了这样的一幕。
公园里有两个小秋千,附近的小孩子...
明理的家长是孩子的福分
本文作者是一个居住在三线城市的、两个孩子的妈妈。她的大女儿,于2017年收到了来自美国8所大学抛来的橄榄枝,并最终选择了一所美国排名前25的顶尖大学进行深造,还获得了不菲的奖学金。
入学伊始成绩并不拔尖、在三线城市完成从小学到高中学业的女儿,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,除了自身的努力,更无法离开的...
















